工商時報【記者王立德╱台北報導】
銀行未來除自有行舍至少有50%要自用,租用的不動產可能也被規定租用面積至少50%須自用。商辦租金居高不下,不少銀行把租用的行舍「分租」其他企業,已引起金管會注意,並請銀行公會清查銀行租用不動產後轉租的情況。
相關人士透露,主要是國內商辦售價和租金都高,但依銀行法限制,如果是銀行名下自有房舍,銀行本身使用面積必須高於50%,部分銀行評估後認為有些分行據點面積沒有那麼大,索性售後租回,先實現出售獲利,又可轉租。
但這種先售後租回,再轉租出部分樓層的方式,被主管機關懷疑是為了規避銀行法「自有不動產出租面積不得大於50%」的規定,官員指出,銀行如果不需要那麼大的面積,先租用超過營業所需合理面積的辦公室再轉租,似乎不合理。
也有銀行業者反應,是買方要求訂定售後租回契約,確定長期租金收益,才肯用銀行認為合理的市價買入相關房舍,但銀行租回後使用需求沒那麼高,因而被迫轉租當二房東。但公會認為,銀行評估需求後,也不應先和買方訂下這類合約。
據悉,金管會和銀行公會認為,銀行相關操作其實不違法,但可能是蓄意規避相關法令,才對自有房舍售後租回,主要目的則是為了賺租金;也可能是銀行為拉高售價,和買方簽約內容就不合理,銀行公會近日因而調查銀行操作情況。
銀行公會透露,完成相關調查後,將進一步研議是否對銀行「須於原定租約期限內辦理轉租」,及「租用不動產轉租面積必須符合主要部分為自用」等規定,再制定更嚴格的自律規範,也不排除提報金管會制定新令,以增強約束力。
對此,銀行局官員指出,銀行公會的調查僅是先了解各銀行不動產使用狀況,未來將以相關統計資料建立資料庫,以利主管機關掌握各銀行不動產使用狀況。
行庫主管則解釋,銀行法僅規定自有不動產不得出租逾50%,但對租用不動產沒有相關限制,且金融業要維持流動性,對租用分行閒置未使用的樓板面積發揮最大效用並沒有錯,除非銀行轉租比率過高,否則主管機關不必過度管制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www.in99.net/banner/468x60_in99.gif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5alwwq.bay.livefilestore.com/y1pLNYIrFVctSfSRJsA0zSNuqwfa45lOJjXzQP5UZzuVzOg1fm_zNhbEXkF-FxVAT-j7mQx46fgizw/k_37.gif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52.tinypic.com/20jxo4.gif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wiipub.com/img/wiipub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53.tinypic.com/j83clk.gif)
熱門關鍵字: 線上免費A片 A片下載 免費線上A片 lv2011官方網, gucci2011專賣店旗艦店,